《难忘雪中情》后记
本人1968年7月到黑龙江兵团二师十四团(萝北青年农场),69年1月到抚远60团反修营,75年10月回京。09年8 月回到阔别34年的前锋农场(反修营)和前进镇(60团)。期间每天都见新景观,每天都有新感动,老营长问我有啥感受,我用“翻天覆地、日新月异”回答了他。回来后一直想写点东西,若写那里翻天覆地、日新月异的变化,足以给人震撼,会让人感到欣慰;若写在那里受到亲人般的招待、宾至如家的故事,足以给人感动,会让人感到幸福。抚今追昔,想来想去还是先写写自己记忆深处的往事吧。
记忆深处的往事,就是我们和黑土地朝夕相处的那些年。是那个特殊的时代,把成千上万的生活在大城市的知识青年,引领到边疆,时值天真烂漫的孩子们,有谁想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,竟是沉睡千年的无人之地呢?有谁想过到那里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?又有谁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了呢?当天壤之别的生存环境,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摆在我们面前时,有过彷徨,有过无奈,甚至有过沮丧和忧伤,但在老一辈垦荒人的带领下,既来之则安之。在以后“屯垦戍边”的艰苦岁月中,我们把青春注入黑土地,把聪明才智献给黑土地。在后来,由于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,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离开北大荒,在黑土地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,留下了在艰苦环境中成长淬炼的经历 。
一晃三四十年过去了,闲暇时聊得最多是北大荒;心里最想去的地方是北大荒;到了北大荒最想看的是留有我们足迹的地方。8月15日,我们驾车来到朝思暮想的反修营,凭着记忆,寻找当年的连队,当年的房子,当年的水井,当年的一切一切我都想看,眼前的一切把我带回艰难困苦的岁月,带回到青春年少时的苦乐年华。可惜昔日的景观几乎不复存在了,但当年的一切在我们心中永存,人对黑土地的眷念在我们心中永驻,因为黑土地中浸透着我们的追求和信念;承载着我们的快乐和痛苦;凝结着我们的汗水和泪水;珍藏着我们的纯真和高尚。这是难解难分的情缘;这是魂牵梦绕的情缘;这是终生难忘的情缘。
如今已到知天命的年龄,忽然觉得平平淡淡的人生中彰显精彩之处,就是北大荒的那些经历,它不仅是自己人生舞台的序幕,更是人生舞台中的华彩乐章。感悟之中无悔自己的选择,怀念那个时代,感激之情油然而生。于是从人与自然的角度,借京城多雪之景,写下三篇《难忘雪中情》,感谢苦难,感谢黑土地赋予我们精彩的人生,无价的财富。
王 平
2009.11.25
评论